本文首发于苏江的博客(http://sujiang.blog/),如需转载,请备注来源。
这是一个有纪念性意义的一天。
宝宝居然自己站起来,然后往前走了三五秒钟,倒地后,又站起来,再次往前走,又倒地,再爬起…
就像掌握了新技能一样,乐此不疲,直到气喘吁吁,满头大汗…
我们站在一旁观察,也兴奋,边录着小视频,直到宝宝太累了,我们真是心疼,不忍他在走,就把他抱起来了。
最近几天,宝宝只要逮住可以推的东西,小到小推车,大到办公用的带滑轮椅子,只要能推得动,就推着走路,这些天掌握了退东西走的技能,就特别嗨。
直到他胆子越来越大,开始敢放手了,没有什么东西扶着也敢往前走。
今天,还差十天,宝宝就满一周岁了。
心理感觉上来说,一周岁是个风水岭,通常的话,一岁之后开始学走路,是个比较适合也比较正常的时间。
我和孩子他妈,心里很是兴奋,也有一丢丢担忧,本来心想着,怎么也得熬到一岁吧..
可是宝宝学得太快了,谁也拦不住。
相比起别家的小孩子,好像我们家的就是更好动,学什么都要更早一些。
四五个月时,就特别喜欢蹬腿,老是赖着大人要大人扶着他站起来,一有站起来的机会,就不停地跳呀跳,自嗨得可讨人欢喜了。
后来没多久就会爬了,但是只会单手爬,单腿蹬,肚子贴着地,匍匐着前进。就这样爬了一两个月,也不会四肢爬。直到有一天,他见到别的比他大的小孩子四肢爬,当天回来就学会了,爬到现在也有几个月了,爬行可是相当快,非常利索。
宝宝很喜欢站立,只有有东西扶着,就敢走。根据我们的观察,就觉得宝宝干啥都太快了,经常玩的小伙伴一岁零三个月才会走路,而我们家的照这样下去,估计很快就会走路,也没想到,这么快,这还没挺到一周岁呢。
很早我也知道,太早走路,不见得是一件好事。
走路早,当然意味着身体四肢发育比较好,但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足够。
孩子学走路时,会前后左右摇晃,是因为孩子的重心比较高。通常大脑发育越好,也就是大脑越重,人的重心就越高,要维持走路时的平衡就越有难度。
所以,宝宝走路晚,反而意味着大脑发育好,挑战的难度更大。
宝宝会走路了,在庆幸宝宝四肢发育好的同时,也略略觉得宝宝的大脑发育得不够大...起码是个人主观看来,不过也好在正常范围,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我也稍微看了看其他人关于早走路的危害,大概说的都是以下几点:
- 宝宝骨骼仍然比较脆弱,走太早或者走太多,对骨骼不好。
- 造成O型腿或者X型腿。
- 外八字严重,不过刚走路外八也是正常的,两岁前没必要纠正。
- 太早走路影响脊柱,甚至造成畸形。
- 影响视力发育,主要是因为孩子站起来了,看得远了,时常调整眼睛焦距,眼睛累,损伤视力。
- 爬得不够多,平衡、协调能力没练足够。
哎,为人父母,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,其实,大多数是瞎担心。
有些10个月甚至9个月就会走路的小宝宝,也不少。我们太喜欢用正常范围这个概念来考量一个人,而忽略一些个体差异。
走路早晚,也是比较个人化的,这取决去孩子的发育和学习能力,不管早晚,都是为人父母要经历的心理过程。
只要不是给宝宝干预太多,个人认为问题都不大。
话说回来,我们也从来没有刻意给宝宝练习过站立、走路,更不可能给他买学步车了,这玩意危害倒是不小。有时宝宝喜欢站着跳跳,我们也想把宝宝按回到地上去…他要哭也就算了。
不过,宝宝既然学得这么快,就顺其自然吧。
人从猴子一路进化过来,就是突然有那么一天,就站起来的。
神奇吧?